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全新 “悲情城市” 即將煉成?

        國務院於2009年底,批準澳門特區政府填海造地約350公頃建設澳門新城區,被認為是澳門解決住屋問題及迎來新發展的重要契機。其中位於澳門半島東邊面積最大的A(138公頃),原先被定位為民生配套、多元產業及城市門戶地段。但澳門政府於上月宣佈,A區規劃將有重大變動,40%土地面積的規劃要大幅改動,變身成“公屋為主”的住宅區,住宅單位由原先一萬八千個單位激增至三萬二千個,更首次訂出了公、私房屋比例,當中公屋單位約佔八成八,即二萬八千個。

        有人稱以上決定,為特首崔世安爭取連任的「政治決定」,目的是先“氹”住澳門市民,反正到首批公屋預計在二O二二、二三年落成,崔世安已完成特首任期,後果不用承擔。姑勿論更改規劃方案的背後動機是什麼,把A區住宅單位數量激增至三萬二千個後,根據分析,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將達到七萬人,人口密度之高實在驚人。從政府角度來看,儘管等待日子不短,把A區打造成以公共房屋為主的住宅區,正好可“塞住”市民把口,實現人人有屋住的目標。計劃說得動聽,但市民在那麼密集的居住環境下生活,生活質素可來有保證?縱使是有屋住,更多的社會問題或會因此而衍生。

悲情城市天水圍
        香港的新市鎮天水圍,是一個著名的“悲情城市”天水圍位於新界西北部,位置遠離市區,人口近三十萬人,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6萬多人,區內共有超過八成的居民住在公共房屋(類似澳門的社屋)和居屋(類似澳門的經屋)裏、犯罪率和失業率高企,以及偶爾發生倫常慘劇,這早已是人所皆知。有很多專家認為,天水圍之所以變成 “悲情城市”,是因為當初的城市規劃不當

在上世紀80年代末,香港政府開展了天水圍新市填的發展在發展前,該區為一大片池塘,經填土發展後,天水圍區內超過八成都是公共房屋,的確是解決了很多人的住屋問題,但卻導致低下階層過分集中,家家戶戶均面對著經濟、社會及子女成長等問題,悲觀氛圍循環地散播,再加上政府只顧安置居民而忽略了公共設施的建設,商業和民生配套設施缺乏,以及對外交通不完善,區內就業機會不足等,致居民生活壓力爆煲,最終煉成了“悲情城市”的誕生

“悲情城市”的翻版?
      看過天水圍的簡況,你會嚇然發現,天水圍跟新城A區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猶如是“悲情城市”的翻版。例如位置遠離市區、極高的人口密度、超過八成的公屋比例、土地都是填土所得、對外交通不完善等等。我在大學時上第一堂城市規劃課時,教授就灌輸我們城市規劃是a dynamic profession that works to improve the welfare of people and their communities by creating more convenient, equitable, healthful, efficient, and attractive places for pres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要規劃發展一個像新城A區一樣全新的區域,追求的不應是能安置多少居民,或能建成多少個居住單位,而是要提高市民生活質素,以及為現在和下一代打造一個便捷公平健康高效吸引的環境。


但經修改後的A區規劃,似乎跟修改前澳門政府網頁所形容的“北片區是居住生活區,中片區是商住生活區,南片區是多元產業及旅遊文化區,設置標誌性文化建築及門戶公園”有非常大的出入。A區是一片全新的土地,理論上應較已發展或發展中的土地較容易規劃,但現時剩下的,只是「A區規劃為我改,三萬二戶有我份」的口號。另外,那些有商業元素、有助居民原區就業及帶動區內經濟的多元產業及旅遊文化區亦不見了,擠逼的生活環境公共開放空間及商業活動缺乏眾多的居民還要忍受著澳門差無可差的交通配套跨區上班,這樣的生活質素,難道一個新的“悲情城市”即將煉成?


文章刊於《主場博客》《評台》《香港獨立媒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